那些人,那些事,依然令我感动——航运部徐新怀日记选载

发布时间:2012-03-30 已阅:1771次
 
 
         今年的三月,依旧寒冷。这里的寒冷,一指天气,二指货源。由于货源方面的原因,船队没货装,舜龙直属船队在淮南停靠的时间都比较长,外挂船队大都也出去自找营生,航运本部没有了往日的忙碌。趁这难得的清闲间隙,田学银部长和我按照公司领导的指示,跟舜龙1号队重船下水至张家港,此行的目的:一是体验生活,二是对沿途情况进行调研。
        有三年没有跟船了,又要回到那曾经令我魂牵梦绕的熟悉环境,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从94年上船到09年调入航运本部,屈指算来,我在船队已经工作了16个年头,我已经对船队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情感。
 
2012年3月8日     淮南     阴有小雨     2℃~9℃  
偏东风3~4级
       “孔令同为人厚道,实在,工作认认真真,吃苦耐劳,平时话不多,但对于船队管理,却很有经验。”凡是与孔令同共过事的人,都这样评价他。
        在开航前的航次会上,队长孔令同再三强调:现在淮河沙子船还是比较多,靠的比较乱,河里还有点流,我们一定要吸取前段时间洪航拖4号、淮南拖278在洛河段下湾碰撞沙船,赔偿数万元的经验教训,“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舜龙1号队全体人员要未雨绸缪,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沿途各险要地段所遇到的困难及我们将要采取的措施,应对的方案考虑到前面,要确保船队安全通过沙船地段。
        8时许,轮船汽笛的一声长鸣划破了河面的宁静,载重吨7765吨的舜龙1号队,犹如一条钢铁巨龙,浩浩荡荡,斩波劈浪,勇往直前。在过洛河段下湾、老常雾、新集孜、怀远口门等沙船集中地段时,我们按照航次会上的部署:队长孔令同手持对讲机和水手高怀军开着小机船迎着凛冽的寒风前去探路;我负责在尾档驳船指挥,听从轮船命令,及时带舵;金船长拿舵,他密切注视着液压舵机上各种仪器仪表,不时回头观望被拖船的变化情况;田部长也临时当起了水手,站在船头拿着望远镜帮助瞭望,手持对讲机把前后汇报的船舶动态及时反馈给船长,使他做出正确的判断……由于我们准备充分,加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船队按照我们既定的部署,顺利的通过了各沙船地段。
 
2012年3月9日      蚌埠     阴转多云  1℃~12℃   
偏东风3级
        他,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练就了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什么都能看穿,都能提前预测,一双关节粗大的手像是定海神针,总是出现在关键的地点、关键的时刻,指挥带领着船队安全航行;他,平日里不爱说话但爱笑,像邻家憨厚的大哥,他就是舜龙1号队船长金广田。
        在接到船队即将开航的通知时,他在第一人民医院刚动完痔疮手术,走路还不太方便。接到电话后,他没有告诉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妻子,他知道妻子这个时候是不会同意自己现在就上船的,于是就一个人悄悄地去找医生商量,要求提前出院。刚办好出院手续,知道情况的妻子说什么都不同意,埋怨他说:“你不要命了?”金船长笑了笑,安慰妻子说:“没事的,路上我带着药,我会注意的。你也知道,我是一船之长,这个时候,船队离不开我。”
        金广田怀着对航运事业的赤诚之心,在舜龙公司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赞誉。
 
2012年3月10日     五河      多云      2℃~12℃ 
偏东风3级
        清晨,船队开航前,五档驳船淮南驳882的起锚机无法启动,海锚绞不起来,船队就无法开航。从对讲机接到呼叫后,轮机长徐忠祥和其他人员迅速赶到该船,对故障机器进行排查。当他发现柴油机摇臂轴油孔堵塞,由于时间紧迫,身边又没有合适的检修工具,他就用自己的嘴对着油孔吹、吸,弄得满脸满嘴都是油,终于将油孔疏通。经过拆卸、清洗、更换、调试等紧张地检修,故障终于被及时排除。当领导和同事们称赞他时,徐忠祥淡淡地说:“我是轮机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船上待过的人都知道,船上最苦的地方,就是吃水线以下的机舱。工作空间狭小不方便,机器噪音震耳欲聋,气温冬冷夏热,机舱工作又脏又累,“冬天一身油,夏天一身汗”,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然而,徐忠祥却不这么认为,他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冰冷的机器其实是有生命的,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做的。白天船队航行的时侯,他在机舱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机器的运转状况:水温75℃、油温78℃、油压4MPa、转速920 /r·min、电压28v、电流15A……在40多度高温的“烘烤”下,他的衬衣已经湿透。夜晚船队停泊的时侯,水面上寒风刺骨,机舱里冷如冰窟,同样是这位汉子,双手沾满油污,在机舱里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这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出机舱时,手脚已经冻得麻木。
      “少说多做,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这是徐忠祥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在日常的班次保养工作中,徐忠祥对已损坏的轮机配件,做到能利用的尽量利用,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从不浪费。船队停船后,他带领轮机部的人员对船舶的主辅机及管系情况进行精心维护,仔细保养,认真按照《航次保养标准》逐项检查、维修,确保主辅机的正常运转。
        徐忠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轮机长。
 
2012年3月11日     盱眙     多云       0℃~ 9℃
东北风4~5级
       11日,船队到达安徽与江苏的交界处浮山地段,此时,水面上的温度已降到0℃以下,寒风刺骨,河面上的风力有5级左右,淮河已现白浪头。小机船紧紧地依偎在轮船旁边,在风浪中上下颠簸,浪花打到船头上,不一会儿,就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再往前,就是洪泽湖了。远处的湖面,泛起一层薄薄的雾气,烘托着射下的阳光,闪耀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湖口马浪岗聚集了很多的船舶,仅船队就有十五、六个,舱机船有数百艘。过湖前,按惯例,我们召开了过江过湖会议,在会上,航运的“老把式”,以前也是船队长出身田学银部长提醒大家:一、过湖前,全体人员都要穿好救生衣,保证自身安全;二、各档驳船都要把太平缆拿出来当护缆,确保船舶安全;三、现在是小水期,过湖时,我们要严格按照《内河避碰规则》操作,不抢档,不强行追越,文明驾驶。
        在过湖的六个多小时中,我看到不少船舶因不按章操作而搁浅,气急败坏,忙于自救。而我们不急不躁,平平安安的过了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2012年3月12日    淮安    晴转多云   2℃~10℃
东南风3~4级
        舜龙6号队要在盱眙修船,作为航运部设备管理员的我经领导调遣,由淮安直奔盱眙负责修船。就要离开这个令我难忘的团队,我有些依依不舍。站在京杭运河的大坝上,我回首望去,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舜龙1号队身披绯红色的战袍,旌旗招展,即将通过淮安船闸,向下游高歌猛进。我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不止一个,但他们的终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安全生产。我相信,有这么一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精诚团结的队伍,就一定能够确保船队安全航行,就一定能够实现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
        站在京杭运河的大坝上,仰望蓝天,浮想联翩,舜龙1号队这支独立的远征军,哪怕前面荆棘密布,他也会披荆斩棘光荣的凯旋而归!哪怕前面天堑阻隔,他也会乘风波浪到达胜利的彼岸!
        向舜龙1号队全体人员致敬!
                                                       作者:航运部徐新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