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举行的第三届富民感恩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首次对外发布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淮河经济带)战略研究最新成果。报告显示,未来10到20年,淮河流域将成为继长江、珠江后的第三条黄金水道,大型货轮畅游淮河上下,沿淮的煤矿、铁矿、碱矿、盐矿将连成一体,成为一条煤盐化工产业带。
建议淮河升国家战略
郑新立表示,他在淮河流域调研时发现,淮河经济带涉及苏鲁皖鄂等5省181个县市,有28万平方公里,1.8亿人,土地肥沃,人口密度为全国之最。因处于5省边缘地带,远离各省发展重点,就成了经济洼地。
而在交通上,淮河流域纵向铁路、高速较多,缺少横向交通大动脉。同时,各个省内的交通也以省内中心城市为主,省际间没有互联互通。郑新立说,他从苏北到皖北,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折腾四五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因此,郑新立建议,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中心城市蚌埠快速崛起,从而带动整个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北翼开辟一个国际化的出海口。
打造淮河立体交通
郑新立提出,应以淮河第一大港蚌埠为中心,以上下游的信阳、淮安为两翼,形成三个核心城市,带动北到阜阳、南到盐城等十几个城市,形成淮河经济带,数千吨级的货轮,将从大海一直行驶到信阳、平顶山等地。把淮河变成一条继长江、珠江后的第三个黄金水道。
目前,淮河流域没有一条横向铁路、公路。郑新立认为,应该在淮河两岸建设一条贯通东西的高铁、高速和机场,形成立体交通。在淮河上,要有规划地修建几座大型水闸,建造一级航道,可以通行万吨货轮。
蚌埠可成淮河中心
在郑新立看来,地处淮河中段的蚌埠,非常适合打造成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口,而且蚌埠铁路交通四通八达,科学教育资源也比较密集,基本满足今后的人才需求。
目前,安徽省正在实施引江济淮工程,通过水道整治可以把中游的航运水力整合,补充淮河枯水时节的水量。当蚌埠港口建成后,来自上下游的矿产、农产品、集装箱,将在这里靠港接驳,成为淮河流域物资交换地。
中国第四增长极
郑新立说,随着沿淮各城市的崛起,将形成一个淮河三角洲,北起连云港,南到盐城,中间包括信阳、淮南等城市。未来万吨货轮可以从滨海到淮安,届时,平顶山的煤,将沿着洛河、颍河到淮河,然后进入沿海各地,山西的煤也可从这条线运到上海,比铁路运费要节省70%以上。郑新立说,该报告经过完善后,将尽快上报国家发改委,一旦形成文件或政策,将极大地推动该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届时,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
业务管理部陈媛媛 摘自《新浪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