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在水运逐步发力,并取得初步成效。江苏省内的连伸线将淮海与长江在江苏境内紧密衔接,河网密布,内河航运网络化华丽绽放。浙江省启动内河航运复兴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水运基础建设计划投资额超过25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广东重点加快建设西江航线干线、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构筑区域经济走廊。云南在已有澜沧江等航运基础上,欲接珠江通江达海。贵州提出,到2020年,畅通5大水运通道,北入长江、南下珠江。
黑龙江、吉林、安徽等省份不甘示弱,因地制宜,加强了黑龙江、松花江、淮河的航运建设工程。山东省充分挖掘济宁段以南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加强与江苏经济的优势互补。2012年,湖南省水运建设完成投资30.7亿元,2013年计划再投资30亿元用于水运建设投资。
如今,内河水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困惑了中国水运行业多年的“通而不畅”、航道利用率低、通行能力受限的历史性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翻开中国交通运输的历史就会发现,惟一没有快速、有效发展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2011年,我国内河航道里程仅为12.46万公里。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航道里程,尤其是高等级航道里程并没有得到重大发展。改革开放后,构成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均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以1992年的里程为基准,2011年,高速公路里程是基准数的121.29倍,管道运输里程是基准数的5.24倍,民航运输里程是基准的4.17倍,公路里程是基准里程的3.89倍,铁路营业里程是基准数的1.60倍,内河航道里程仅是基准数的1.14倍。我国的水路运输基本上是承继了自然和历史赋予我们的遗产,我们对其的投资和建设少的可怜。“十一五”期间,水路投资完成额仅占全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6.3%,远低于公路51.2%和铁路30.4%的份额。内河运输有效降低成本。
不过,内河运输也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全国水路货物运输量42.6亿吨,占全国货物运输量的11.5%。与2001年相比,内河货物发送量增加了2.21倍,全国货物运输量增幅为1.64倍。2011年,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5423.8亿吨公里,占全国货物运输周转量的47.3%,水路运输周转量几乎占据了国内货物周转量的半壁江山。与2011年相比,全国货物周转量几乎翻了一番,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增加2.34倍。水路货物平均运输距离把铁路、管道、公路等远远甩在后面。水路运输所表现的运量大、成本低、运距长等经济性再次表现得尤为突出。扣除沿海运输因素,内河运输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透过周转量比重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水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水路运输周转量占比逐步攀升。2003年以后,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2008年以后,周转量比重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水运作为一种运输方式出现了瓶颈因素。
随着我国东北振兴、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战略构想的实施,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一次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过程,无论是大宗散装货物运输还是集装箱运输,东部与西部的关系从来没有比现在显得如此重要。东部沿港口城市发展要求更广阔的腹地、中西部地区要求向沿海延伸。中西部经济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尽管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7918”网络化的格局、铁路建设也致力于“四纵四横”的建设,但水路运输这一重要方式无论是运量上还是周转量上都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除了京杭运河这条贯穿南北的人工水上交通动脉,我国的河流流向基本上为西高东低,天然的航道对沟通东部与西部发挥了巨大作用。离开了内河运输,交通运输的网络化、货物运输的数量以及物流的效率都会大打折扣,对我国物流成本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抢占资源优势高地 。
内河运输占地少、污染轻、能耗低、成本少。随着国家层面政策利好的陆续出台以及地方政府在内河建设上的主观性和能动性的逐步发挥,内河运输的潜能将会逐步得以发挥和释放。通过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江海联运、江河联运、水铁联运、公水联运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硬件建设。诸如河道疏浚清淤、改造电站船闸、翻新和处理跨河构造物等,发挥内河航运潜力。二是促进软件更新换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遥感器、物联网等保证航道的畅通。三是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严格准入制度,按照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要求加强管理,保证内河航运的快速、安全、通畅。四是促进跨地区的协调统一行动。由于内河航道主要以地方投资为主,杜绝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内河运输的网络化越完善,运输所体现的效率也就越高;随着内河兴建,运量增加,运输距离越长,其发挥的综合效益也就越明显。五是适时适量引导货物运输由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向水路运输转移,注重发挥综合效益。
根据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这标志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计划到2020年,全国内河水运货运量达到30亿吨以上,建成1.9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使70%以上的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规划标准,加快建设长三角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在政策支持下,我国进一步加大对水运尤其是内河水运的投资力度。据悉,“十二五”期间,中央将安排45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航道等的建设,加上地方自筹资金、社会资金等多方资金的注入,估计用于内河航运建设的资金会达到数千亿元。庞大的投资必将使我国的内河航运建设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