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笨拙的笔,不知从哪里下手,来舜龙公司已18载,18年——6750天,一幕幕往事在脑海涌现。突然间,泉涌般的思绪向笔尖涌来,那么,从中采撷一叶小花,就算向公司成立20周年的献礼吧。
1995年6月,我从水泥厂工会考到了舜龙公司的前身淮南矿务局运输公司,时任淮矿一号队实习队长。当时与我一起赴任的实习队长还有现任江海部部长的李多军。
那时我们的船队是一轮八拖,实装1080吨,可以说吨位小、利润薄。每只驳船上有四名船员,轮船上有近10人,一个船队合计40多人。船队收入去掉工资之后,利润微薄。
当时,公司的管理也非常严,对招待费严格控制,船队每航次仅有一条招待烟,是红塔山牌的(当时算是好烟),那时,红塔山烟在我们眼里别提有多香,加上我和多军的烟瘾特别大,别讲一条烟,就是十条八条,也不够我们抽。我们算规费、上船闸、跑业务、去海事……开展业务就这一条烟。说实话,当时一条招待烟根本不够用,所以我们很“抠门”。很多次,在招待相关人员发香烟的时候,我把红塔山烟发给别人,然后自己悄悄地抽自己的渡江烟,舍不得浪费一根烟,自己更舍不得抽。
我记得很清楚,船队深夜过闸,在寒冷的冬天,空旷的船闸,我一待就是半宿,穿着黄大衣,跺着脚、哈着手,这个时候的我多么想抽支烟,提提神、取取暖。于是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塔山烟,从中抽出一根,放在鼻间,从过滤嘴一直到烟梢,深深地、缓缓地闻一闻,一股淡淡的烟草味道沁入心扉……可是我知道,当时船小利润薄,如果我们花费略微大一点点,船员连工资都开不掉,一个船队40多个兄弟,我们回去如何交代?看看这支红塔山烟,想想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协调,咬咬牙,摇摇头,轻轻地叹了一声,又把这支烟装入烟盒中,还是抽自己的渡江烟吧。从船闸回到船队,我把剩下的半包红塔山烟连同现金一起锁在保险柜里,留李多军跑下一个船闸用。渐渐地,我和李多军养成了一个习惯,跑闸回来后都能悄悄地将烟锁进保险柜。
我想,我们公司从不知名的运输公司到淮河水系独树一帜的大舜龙,靠的是什么?一是历届公司领导的智慧和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二是靠勤俭节约积累的资本才使我们的舜龙一步一步走向今天——誉满淮河,通江达海。烟锁保险柜所折射的是一种自觉节约的意识,也许那时候我们很穷,现在很难再做到把半包烟锁进保险柜,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舜龙正在发展中,正在奔小康的路上,还不算富裕,我们没有资本去奢侈,勤俭节约将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俗话说:“不省不成家”,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只有这个“大家”发展了,我们各自的“小家”才能够殷实。也就是印证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这句话。近年来,公司提出了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烟锁保险柜,厉行节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