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美丽的淮河岸边长大,小时候从来没有坐过船,总以为乘船的感觉一定很舒适、很浪漫,一直憧憬着有一天能在船上乘风破浪。
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那是在1994年,淮南矿务局成立水路运输公司,招收船员,我有幸报名应征,不到一个月,我接到通知被分配到淮矿2号船队。来不及了解船上的生活习惯,我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赶往船队报到。但始料未及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此凸现。我以为船很高很大,哪知道整个船队才一千多吨,比我想象的小的太多太多。俗话说:“世上三样苦,开船、打铁、磨豆腐”。要想真正理解这句话只有自己上了船,通过亲身体会,才能真正感受到当时船队生活的艰苦!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把淮南各个矿生产出来的煤炭从码头经过淮河、运河、长江然后运送到江、浙、沪等地,一趟来回要一个月左右,反反复复,几个月下来,船上那艰苦、枯燥无味的生活把我原本美好的船员梦想碾得粉碎粉碎。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正值盛夏,在上船后的第一天,因为不适应船上的条件,刚进入船舱就被里面闷热的空气憋坏了,感到透不过气来。天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船上铁板滚滚发烫。我估计船上甲板的温度不会低于50℃,船窗和门又不能大开,怕蚊虫进来,整个船舱就像个闷罐一样。驳船师傅和我们新船员等四五个人,挤在10平米不到的船舱里,因为是新船,船舱的油漆味、汗味、臭鞋垫味,阵阵袭来,令人窒息。船队航行时那永不停息的机器轰鸣声,充斥着整个船队,听着使人心里抓狂,使人烦躁不安。但时间久了后,浪花的拍打声与船的鸣笛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让我的心情趋于平静。
记忆最深的是当时我们的船队有“三多”:一是船上师傅文盲多。当时整个船队一共四、五十人,其中年龄大的师傅们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基本是文盲;年轻一点的师傅们识字不多,歪歪扭扭地能够记录购买青菜萝卜的流水账;还有就是我们这一批新学员,我们基本都是初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在这算是船上的“文化人”了。二是单身汉多,因为我们船上工作辛苦,月工资才150元左右,又常年在水上漂泊,很难照顾家庭,年轻人又没时间谈对象,好不容易谈个对象也会被女方家长以种种理由推脱掉了,所以大家很难娶到媳妇,当时我们船上的船员一半以上是“半边户”。三是船上的“荤腥段子”多,当时我们船员清一色都是男性,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枯燥乏味,为了调节氛围,增添情趣,船上师傅和我们船员都喜欢把外面听到的或自己编造的“荤腥段子”毫无顾忌地大声讲出来,博取大家笑笑,开开心、解解闷儿。日复一日,有的段子讲过之后又忘了,会反复讲好几遍,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无聊之极。
人生似洪水奔流,不遇浪礁,难以击起美丽的浪花。二十年工作生活中,经历过风风雨雨,曾经那段不能忘怀的痛苦与快乐,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